2019/06/04 工商 邱琮皓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勞工工作型態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勞工可以不需要在工作場所待命、執勤,但工作時間該怎麼計算,勞動部表示,所謂「工作時間」,係指勞工處於雇主指揮監督下,提供勞務或受命等待提供時間,也就是勞工勞務提供的密度愈高、接受指揮監督、無法自由運用,就應該被認定為工作時間。 勞動部表示,近年來因產業變遷,經濟活動愈趨複雜多元,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從事工作的類型日益增加,與傳統或固定於雇主之設施內或指定場所提供勞務之型態不同,常有工作時間認定或出勤紀錄記載等爭議情事,勞動部特別訂定「勞工在事業場所外工作時間指導原則」供各界參考。 依照這指導原則,工作時間是指勞工在雇主指揮監督下提供勞務或受指示等待提供勞務的時間,而休息時間就是指勞工可以脫離雇主指揮、監督狀態、可以自由利用的時間。 舉例某設備保養維修業者,維修人員大多都不必待在公司待命,遇有緊急叫修服務,須即時出勤、或立即向客戶約定時間維修業務,甚至公司針對勞工未即時出勤者亦訂有懲戒措施,則依約出勤的時間當屬工作時間。但如果維修人員先前在家待命的時間,因有較大程度可自由運用從事私人事務,雇主對其指揮監督的密度明顯偏低,應可認非屬工作時間。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0 評論
2019-06-03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楊懿 勞保與勞退是勞工兩筆重要退休金,隨著高齡勞動人口愈來愈多,很多超過60歲的勞工仍在職場打拚。儘管勞保年金是投保年資愈長,老了領得愈多,勞退新制也是有工作就要提撥退休金,但勞退與勞保都有無效年資問題,也就是超過一定年限,工作年資無法計入退休金,勞工最好搞清楚,才能正確計算自己的退休金。 首先就勞退而言,目前有勞退新制與舊制,一般勞工適用狀況有3種,第一種是勞退新制2005年7月後才進入職場的勞工,只會適用勞退新制;第二種是2005年7月以前已經在職場的勞工,若中途轉換為新制,可能勞退新、舊制年資都有;第3種是未曾轉換到新制,只有純勞退舊制年資。 勞退新制 沒有年資不計問題 如果適用勞退新制,因為採個人帳戶制,帳戶隨勞工轉換工作跟著走,只要工作1天,雇主就得提撥薪資6%到帳戶,不會有工作年資不計退休金問題。若是後來轉換適用勞退新制,因為後期適用勞退新制,也不會有無效年資問題。 勞退舊制 年資累計最多30年 只有第3種純勞退舊制的勞工,因為必須成就在同一事業單位工作滿25年,才能領到退休金,因此目前應該都具有一定年齡,通常是老企業的老員工。 勞退舊制退休金計算方式 採前15年工作年資,每一年給二個基數(一個基數=退休時的一個月平均薪資),第15年以上年資,只能一年給一個基數,最多可領45個基數。等於勞工在同一事業單位累計最多30年舊制年資。 勞保如一次請領 也有年資最高限制 勞保年資也有相同限制。勞保在2009年以前只能一次請領,成就退休條件的勞工,以最後3年平均投保薪資計算勞保一次請領金額。 勞保老年給付一次請領計算方式 1.勞保年資前15年,一年給一個基數計算,第16年起,一年給二個基數,最多領45個基數,也就是60歲以前投保年資只能30年年資有效。 2.超過60歲工作的勞保投年資,最多採計五個基數,亦即勞保一次請領總計最多50個基數。 勞保年金、勞退新制 年資愈久領愈多 雖然勞保與勞退都有無效年資問題,但是對多數勞工來說,勞保與勞退新制仍然是年資愈久,保障愈多。 早期的勞保與勞退設計,對高齡勞工都較為不利,其中勞退舊制規定嚴格的請領條件(一、工作15年以上,滿55歲者;二、工作滿25年以上;三、工作十年以上、滿60歲者),更讓95%勞工都領不到退休金。 其次,請領勞保老年給付或退休金都有最高基數限制,以致工作年資與勞保年資都有無效年資限制。直到2005年勞退新制、以及2009年勞保年金上路後,工作年資與勞保投保年資都成了保障勞工有利武器。 勞保增加年金選項後,如果勞工打算勞保老年給付選擇年金,勞保年資就沒有上限問題,甚至是投保年資愈久,年金可以領得愈多。勞保老年年金領取公式是最高60個月平均投保薪資×1.55%×年資,因此年資愈久,反而有助每月領取愈高的年金。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禁搭便車條款因為華航、長榮罷工風波而搬上檯面,勞動部表示,禁搭便車條款是2011年勞動三法重要增設條文,並非強制條款,而是勞資雙方合意才能納入團體協約;目前團體協約中只有少數訂有禁搭便車條款,且多附有付費機制,亦即付費後就可搭便車。 勞動部表示,八年前勞動三法重大修正時增設條文,勞動部參考各國做法,以及多場公聽會許多工會意見,認為工會會員加入工會、按時繳會費支持工會幹部爭取權利,但最後雇主讓所有非工會會員一體適用後,很多會員會抱怨「那為何要加入工會?」對工會結社權很傷,因此才在修法時增納「禁搭便車條款」。 官員強調,該條款並非惡意出發,核心精神是協商,因此採工會與資方合意約定,並非強制適用。此外,同一條文訂有付費機制,如果事後有非會員願意付費,仍可適用相同待遇,也就是仍然歡迎大家共享成果,非全然反對一視同仁。 勞動部表示,觀察許多簽訂團體協約工會,納入禁便車條款者並非多數,但各產業都有,例如傳統紡織、汽車製造業。也有電子科技業、銀行業等。只要納入禁搭便車條款,也都附帶付費機制。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2019-05-24 聯合晚報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罷工面臨攤牌,工會重要訴求之一就是團體協約納入「禁搭便車條款」,但勞動部、行政法院與地方法院對華航罷工事件的禁搭便車條款出現截然不同判決,使得禁止同一公司員工享有相同待遇的「禁搭便車條款」,引發議論。 勞動學者表示,台灣工會發展不易,禁搭便車條款是資方破解工會武器,卻是確保勞工團結權的的利器,絕對不能因少數判決破功。 簡單說,「禁搭便車條款」就是工會與資方簽訂團體協約後,雇主不得讓非工會會員一體適用。此為團體協約法第13條所訂,當工會與資方簽訂團體協約法時,雙方可以約定納入此一條款。 華航2016年罷工時,工會和華航達成協議,包括將外站津貼提高至每小時5美元,且約定非工會會員不得享有,即為「禁搭便車」條款,但華航事後因企業工會要求,一併提高非會員的外站津貼,工會認為違反禁搭便車條款,向勞動部提出不當勞動行為裁決,裁決委員會最後判工會勝訴。 華航不服,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去年2月判決,認為空服員工會發動罷工時,華航透過內部公告和大眾媒體,嚇阻員工參與罷工行動,雙方原本協議禁止沒參加罷工員工搭便車,但華航事後卻因企業工會抗議,讓非會員一體適用,判決資方構成不當勞動行為。 另一方面,針對空服員工會指控資方違反禁搭便車條款,向法院提出告訴,台北法院今年3月判決出爐,卻認為該項協議不屬團體協約,工會反而敗訴。 法律系教授: 地院對禁搭便車條款採較保守見解,並非全然否定該條款。 對於行政與司法兩個不同判決,政大法律系教授林佳和表示,台北地院審理時,爭議不在一般協議或是團體協約,而是工會要求與非會員外勤津貼要有一定差距,也就是「差距確保條款」,法院擔心如此將導致津貼愈加愈多,也最後採納較保守的見解,並非全然否定禁搭便車條款。 留學德國的林佳和表示,德國150年勞工運動發展,資方都是運用讓非工會會員可享有相同待遇破解工會,因為若不這樣做,等於是鼓勵員工加入工會。也因為如此,各國政府都力保禁搭便車條款,避免工會因此被分化。 林佳和說,工會爭取權益必須冒極大風險,以華航為例,空服員職業工會爭取協議後,華航卻讓非會員享有相同待遇,導致空服員工會成員強烈的失望與不平,甚至出現退會潮,空服員工會招募新會員行動也受阻,可見其殺傷力。 國發所教授: 禁搭便車條款是保障團協必要條件,很多資方藉此分化工會。 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在勞資不對等現況下,禁搭便車條款是保障團體協商必要條件,很多資方藉此分化工會,因此才需要立法規範。 禁搭便車條款是什麼? 法源來自團體協約法第13條明訂,團體協約得約定,受該團體協約拘束之雇主,非有正當理由,不得對所屬非該團體協約關係人之勞工,就該團體協約所約定之勞動條件,進行調整。但團體協約另有約定,非該團體協約關係人之勞工,支付一定之費用予工會者,不在此限。 一般而言,由於工會向資方爭取團體協約過程,必須冒得罪資方,甚至出現抗爭手段,若好不容易迫使資方讓步,取得團體協約較好勞動條件後,資方事後讓沒有參加工會的員工全部適用相同勞動條件,將讓加入抗爭的工會成員認為不公平,削弱加入工會意願,弱化工會力量,談判籌碼也變少。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 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2019-05-29 聯合報 記者游明煌╱即時報導 基隆市政府挨告積欠145員清潔隊員5年內5百餘萬元加班費,基隆地方法院去年判市府敗訴,市府環保局今年編列598萬餘元加班值班費,給付清潔隊員的技工、工友等補足差額,議員今天審查通過,要求市府以後改善。環保局並表示,環保局決定不上訴,尊重判決結果。從2017年3月1日起,已依勞基法規定,將獎金納入工資計算加班費。 基隆市政府環保局企業工會控訴環保局,未依勞動基準法相關規定給付加班費,受聘的145員清潔隊員在5年內共被積欠5百餘萬元,要求基隆市環保局補足。市府則認為,環保局為公務機關,與兩造契約關係不可比照一般私人勞動契約,屬於公法範疇。去年基隆地方法院審理,認定清潔隊員非公務員,約聘契約為私法,判基隆市府環保局應補足加班費差額。 基隆市議會今天審查環保局追加預算,其中環保局編列了598萬餘元加班值班費,給付清潔隊員的技工、工友等。今天有多位市議員指出,第一線清潔隊員很辛苦,不應拖到提出告訴才能拿到應有的加班費,請環保局檢討改善。 環保局副局長郭憲平說,環保局的工友、駕駛、技工在2017年組成工會,請求市府依勞基法規定將清潔獎金納入薪資,重新計算加班費,因早年這些清潔隊員視同公務員,又適用勞基法,公務會計系統無法重新計算加班費,工會提出訴訟後,法院去判環保局敗訴,環保局決定不上訴,尊重判決結果。並從2017年3月1日起,已依勞基法規定,將獎金納入工資計算加班費。 市議員鄭文婷等人指出,依勞基法規定,只要是經常性給付、勞務有關的獎金,都必須納入薪資範疇,市府有很多工友、技工都適用勞基法,希望市府重視,不要自己違法。 副議長林沛祥等議員則關心為什麼基隆清潔隊清潔獎金比台北市少?郭憲平表示,基隆市已逐年調高,1年調升500元,明年就和台北市一樣,每月8000元最高的標準,不會有差別了。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2019/05/29 工商 邱琮皓 不少勞工常會聽到雇主宣稱工作是「責任制」,或是在簽訂勞動契約時,會看到「依任務需要可延長工作時間,不受例假與休假限制」等文字。勞動部強調,除非是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的69類工作者,雇主不得任意另訂超出《勞動基準法》規定的工時約定。 據《勞基法》規定,勞工的每日正常工時不得超過8小時、每周不得超過40小時,必要時,雇主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才可以要求勞工加班,但每日總工時不得超過12小時,每月的加班時數不得超過46小時。 勞動部解釋,所謂「責任制」,其實就是《勞基法》第84條之一,經過中央主管機關指定的工作者,這些行業因為屬於監督、管理人員或責任制專業人員,監視性或間歇性之工作,或其他性質特殊之工作,所以得由勞雇雙方另行約定,工作時間、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目前勞動部已核定45次、共有69類工作者適用。 勞動部表示,如果不屬於責任制的工作者,雇主卻宣稱「責任制」來讓勞工超時工作、不依法給付加班費,勞工可向地方勞檢提出檢舉,違者可依法裁處2萬至100萬元。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10:482019/05/29 工商 邱琮皓 勞工意識抬頭,有愈來愈多的勞工會主動檢查雇主申報勞保的日期,當勞工發現雇主未核實依照到職日加保時,勞動部勞工保險局表示,經查明屬實,將依規定核處罰鍰,但無法追溯自到職當日生效,員工如因投保單位延遲申報加保致權益受損,應由投保單位負責賠償。 小明(化名)在2月15日到職,但他發現公司遲至5月1日才替他投保,公司宣稱這是試用期,可以不必投保,小明經詢問勞保局後,發現並沒有試用期不用投保的規定,於是檢舉雇主未核實申報加保。 勞保局表示,勞工保險採申報制度,依照規定,符合強制加保規定的公司,應該在員工到職的當日,填具加保表寄(送)本局辦理加保。勞保局強調,保險效力開始,是從加保表郵寄之當日或派員送交本局之當日起算,郵寄之當日,以原寄郵局郵戳為準。 勞保局指出,投保單位如果未於員工到職當日申報加保,經本局查明屬實,將依規定核處罰鍰,無法追溯自到職當日生效,員工如因投保單位延遲申報加保致權益受損,應由投保單位負責賠償。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2019-05-29 聯合報 記者劉嘉韻 台大醫院藥劑部遭工會踢爆「漏刷卡做白工」陋規,藥師無論上下班,只要漏刷卡一次依規定會被扣0.5點績效(相當約2000-2500元),甚至高過一日薪資,使得許多藥師寧願請假做一日白工。此陋規引發不少基層藥師反彈,藥師受訪表示,有時上班忙了一整天,深夜只想快點回家休息,而忘記刷下班卡,回家想起來後,只得再趕回醫院補打卡。 不具名台大藥師指出,過去上下班忘記刷卡,還可以調監視器等方式證明自己有到班,但約莫2年前藥劑部突然實施此規定,由於漏刷卡扣一次績效點所造成薪資差額,卻高於一日所得,很多藥師寧可請假一天,「就算有監視器畫面,或是其他同事、主管看見你有來上班,仍會准假」;基層藥師曾反映此不合理規定,但藥劑部卻以「主管會議決定」、「因應院方評核要求」等理由,仍強硬實施此規定。 「我們也不是故意不刷卡,但偶爾忘記,制度卻沒有人性!」另一位藥師表示,曾有小夜班下班之後,因為上班很累而想早點回家休息、匆忙之中忘了打卡,但回家之後才猛然想起此事,為了不要被扣點,只能在深夜返回醫院打卡,這樣的經驗自己和同事都碰到過,有些同事住得比較遠,小夜班在深夜下班,回到家都已經半夜,有些已當媽媽的同事,更不可能在深夜拋下孩子再跑回醫院打卡。 藥師表示,換算之下,忘記打卡被扣點的薪資額度還高於一日所得,被扣點非常不值得;「當天明明有上班,但是這制度卻毫無彈性」,沒有容錯空間,也沒有補救機制,結果造成院方管理方便,但基層藥師哀號一片,希望院方能夠改善。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2019-01-15 經濟日報 記者葉憶如、邱金蘭 金管會昨(15)日表示,今年5月開始,上市櫃公司須揭露員工平均薪資等資訊,先公布全體員工平均福利及薪資費用、與同業比較;6月再揭露非主管員工的資訊;對於摳門企業,投保中心今年起也會在股東會提出質疑。 國內低薪問題引發各界關注,為促使企業重視低薪現象,金管會藉由資訊揭露方式,透過市場力量,促使上市櫃公司薪資合理化。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昨天表示,從今年5月開始,上市櫃公司必須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專區,揭露全體員工平均福利費用、平均薪資費用、同業平均數比較等資訊。 今年6月起,則剔除主管後,揭露非主管的員工平均福利費用、平均薪資費用,及同業平均數比較等。例如水泥業平均薪資費用多少,自家公司多少,就可看出跟同業間的差異。 若出現三指標時,還必須在附註說明,包括第一,每股盈餘(EPS)跟去年比成長,但薪資費用卻衰退。第二,EPS比同業好,但員工薪資水準卻低於同業。第三,非主管員工平均年薪未到50萬元。 有這三種情況,須特別列出「經營績效與員工薪酬的關聯性及合理性」說明。 明年6月起,再新增揭露「中位數」資訊。「中位數」主要是剔除公司中薪資最高及最低者,取中間數,讓外界可以看到這家公司更接近實質平均的薪資水準。 對於這些資訊揭露後,主管機關會採取那些動作?張振山表示,先公布資訊,若差異太大,投保中心會進行了解,對於偏離常態的公司,也會表達關切,例如在股東會上質問經營階層等。 證交所未來會在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司治理專區」中,新增「員工薪資統計」資訊,由上市櫃公司在專區上揭露相關資訊。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2019-05-26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 雇主責任保險、團體傷害保險是當前企業轉嫁員工意外事故風險的主流商品,愈來愈多產險公司把有關保單組合銷售,以兼具雇主法律責任與員工福利。 以明台產險為例,最近推出的「雇主の好險」,就把與雇主責任有關的雇主補償契約責任保險、雇主意外責任保險、非執行職務團體傷害保險,三張主約一起套裝銷售。 明台產險副總李志昌表示,雇主只要替每位員工年繳保費950元,就可買到一年有效期間內,每位員工意外死亡50萬、重大燒燙傷最高50萬,及每事故的各種給付,像是醫療實支實付最多3萬、住院日額1,000上限90天、加護病房日額1,000上限14天、住院慰問金定額3,000元等。 傳統上,雇主補償契約責任保險、雇主意外責任保險,只保障員工執行職務期間的意外事故;如果不是執行職務期間所發生的意外事故,員工將無法獲得理賠。組合成套裝商品後,讓非執行職務期間所發生的意外事故也能獲得保障。 採取組合式專案,還有另外一項好處。由於雇主補償契約責任保險只提供有限額度的保障,假設員工在執行職務期間,因意外事故受傷了,和解金額超過雇主補償契約責任保險的保額,如此將可透過雇主意外責任保險來填補差額。 另外,團體傷害保險偏向員工福利性質,企業如果只投保團體傷害險而無雇主責任保險,面對員工的求償,企業應負的民事責任恐怕無法因為已經投保團體傷害險而減少。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勞資顧問服務說明》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專區》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