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災害】職災醫療期間如何認定?只要勞保局不再發給傷病給付,勞工就該回來上班嗎?-樂誠勞資顧問-勞資顧問,新竹勞資顧問,台北勞資顧問

【職業災害】職災醫療期間如何認定?只要勞保局不再發給傷病給付,勞工就該回來上班嗎?

案例:

小李任職於物流公司,擔任理貨人員,平日的工作以拆貨櫃、搬運貨物,並將貨物分配給物流司機為主,體力負荷較為繁重。某日,小李於下班途中發生車禍,導致其左側股骨骨折併脫位、左側髖關節脫臼合併髖臼骨折、股骨頭骨折等傷勢,經勞保局判定為通勤職災,公司也按勞基法之規定給予小李公傷病假,讓小李能專心養傷。

經過將近一年半的休養,小李的身體已復原了差不多了,但如果要從事原本貨物搬運工作的話,可能還有點勉強;而就在此時,勞保局認為小李應已恢復工作能力,故不再核給職災傷病給付。

既然勞保局都已如此認定了,公司也比照辦理;於是,公司不再給予小李薪資補償,並要求小李於期限內回來上班,否則即以曠職論處。接獲通知的小李,認為自己身體狀況仍然無法進行理貨之工作,但面對公司無理的要求,小李只好向勞工局進行申訴…….。

 

上述案例,實務上經常存在。身為企業負責人或人資工作者,對於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以下簡稱災保)所稱的「不能工作」和勞基法第59條的「醫療中不能工作」,一定要有正確的認知,否則可是很容易發生爭議的。說明如下:

 

災保的「不能工作」,是指不能從事任何工作,而非不能從事原有工作

 

當勞工遭遇職業傷病而有「不能工作,致未能取得原有薪資,正在治療中」之情形時(災保法第42條),即符合請領職災傷病給付之要件,可向勞保局提出申請。而此處所謂的「不能工作」,可以參考災保法施行細則第53條第1項之規定:

 

本法第四十二條所定不能工作,應由保險人依下列事項綜合判斷:
 
一、經醫師診斷被保險人所患傷病需要之合理治療與復健期間及工作能力。
 
二、合理治療及復健期間內,被保險人有無工作事實。

 

可見,災保法所稱「不能工作」,係以「合理治療與復健期間及工作能力」綜合評估,因此,勞保局審定之給付期間,通常係指「無法從事任何工作」之期間;若從反面解釋,則意指只要身體能力恢復至「可工作」之狀態,即不再符合傷病給付之申請要件;而所謂「可工作」,並不以「原有工作」為限,而是「有工作能力」即足矣。

 

勞基法的「醫療中不能工作」,是指不能從事原有工作

 

當勞工發生職災,其於「醫療中不能工作」期間,雇主均須按勞基法之規定給予「原領工資補償」。很多雇主,都會以勞保局所認定之「不能工作」期間,做為工資補償之依據,也就是將「原領工資補償」與「傷病給付」進行同步。不過,這樣真的沒問題嗎?先參考以下勞動部函釋:

 

勞動部85年1月25日台勞動三字第100018號
 
查勞動基準法第五十九條第二款所稱勞工在醫療中不能工作,係指勞工於職災醫療期間不能從事勞動契約中所約定之工作。至於雇主如欲使勞工從事其他非勞動契約所約定之工作,應與勞工協商。

 

根據以上函釋,勞基法第59條所稱之「不能工作」,係指不能從事勞動契約所約定之工作,亦即原有工作,此與災保之不能工作係以不能從事任何工作,實有差異,不能完全比附援引,有以下法院判決參照: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 110 年度勞訴字第 173 號民事判決
 
是勞動部否准原告職業傷害傷病給付之申請,乃係以勞工保險條例第34條所稱不能工作係指勞工於傷病醫療期間不能從事工作,非僅以不能從事原有工作判定,此與本院認定原告雖不能從事原有工作,但仍得從事不宜過度行走及不需久站、蹲距及負重之輕便工作,並無二致,然原告於被告合法調整其工作內容前,依勞動契約亦僅能從事原有工作,原告仍有醫療中不能工作之情形。且本院前開所認定不能工作之期間與勞工向勞保局申請職業傷害傷病給付之認定,因二者法律依據不同,本院亦不受勞動部前開認定結果之拘束。

 

臺灣高等法院 110 年度勞上字第 86 號民事判決
 
然前揭勞保局特約審查醫師於108年5月23日審查時,顯未審酌上訴人依系爭勞動契約約定之工作內容為何,亦未考量上訴人因系爭職業災害所受之傷害,已無法從事系爭勞動契約約定之原理貨工作。是該審查意見固認上訴人休養至108年1月30日已合理,可工作,但其審查意見之可工作,顯係指依108年5月23日審查時,在上訴人失能程度已達第9等級職業傷病失能之情形下,其所能從事之一般性工作,而非指上訴人已可從事系爭勞動契約約定之原理貨工作。

 

合法調整職災勞工之工作內容,使職災勞工可於傷病給付停止後返回職場

 

以案例的小李而言,或許其尚未具備原本理貨人員之工作能力,但應可從事不宜過度行走、不需久站及負重之輕便工作;是以,就災保而言,其已具備「工作能力」,勞保局自然不再核給傷病給付;但就勞基法而言,由於其尚未具備從事原有工作之能力,故雇主仍得繼續給予原領工資補償。

 

然而,依上述判決意旨,若雇主於職災勞工已恢復一定工作能力之際,合法地將其工作內容調整為不影響其職災傷病復原之輕便工作,則勞工即應依雇主之指示返回職場提供勞務;但須留意的是,在職災勞工可以從事原有工作之前,仍為其「醫療中不能工作」期間,差別只是雇主有無合法調整職務內容使其提早返回職場或持續給予公傷病假而已。

 

當然,若職災勞工之原有工作本就很「輕便」,那麼,當勞保局不再核給傷病給付之際,大概也是其應銷假返回職場之時,因此,能否直接以傷病給付之天數做為雇主原領工資補償之依據,其實並無絕對之標準,還是得依勞工的身體復原情形與其職務內容進行認定,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減少無謂的勞資爭議。

用Line分享給好友 好友人數

 

 

我想了解樂誠勞資顧問的各項服務;請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企業勞務規劃》
在這用人唯才的年代,該怎麼做才能留住優秀的人才呢?點選以下連結,將有專人與您聯絡:
《留才計畫專區》
大部分企業都會規劃團體保險,但您清楚現有團保規劃是否能有效解決職災問題嗎?點選以下連結,獲得團保規劃之專業訊息
《團體保險規劃》
您公司的工時制度、加班費、薪資結構、人事規章需要專人提供諮詢服務嗎?連結以下網址,與勞資顧問預約面談。
《勞資顧問與企業主有約》
您有其他勞動法令問題需要解答嗎?連結以下網址,獲得線上回覆
《勞動法令諮詢專區》

 

TOP